义乌已有多人中招!警方提醒... 全球讯息
2023-06-07
义乌城市网 2023-06-07 01:08:44
案例一
5月27日下午,谭女士收到生意伙伴推送的微信名片“张海涛”,对方自称是某消防救助站的工作人员,因工作需要采购24个拉杆箱,这便找上了做相关生意的谭女士。案例二
6月2日,在义乌从事乳胶漆生意的柯先生接到一通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中学“张老师”,以前曾在其店里买过乳胶漆,这次想再订购70桶乳胶漆。听闻是一笔大订单,柯先生没有多虑,很快便和“张老师”商谈好价格。但随后,“张老师”又提出还需要购买50张床。就在柯先生犯难之时,这名“张老师”“好心”地提供了一位“供货商”的微信。柯先生与该“供货商”沟通好后,直接向对方银行卡汇款30000万元购买50张床。柯先生打款之后,“张老师”却又要追加订购50张,可货款却一直没有到账。这时,柯先生发觉不对劲,随即赶到派出所报警。骗术解析
(资料图片)
1、假冒身份
骗子通常会伪装成军警人员、学校老师、公职人员、公司后勤采购等较容易取得信任的身份,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方式联系个体商户,以单位需要大批量采购物资、订餐为诱饵。
2、上演双簧
在获取商户信任后,便以购买指定物资为由,要求商户从对方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物资,并告知商户还可以赚取中间差价。
3、骗取钱财
当商户与“供应商”联系时,“供应商”便以收取“定金”“先收款后发货”为由诈骗商户钱财,一旦商户向“供应商”转账,“赚钱”就变“赔钱”了。
警方提醒
1.广大商户接到任何自称军警、公职人员及其他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。军警人员采购物资,会进行严格的审查,绝不可能通过私下汇款转账。
2.遇到此类诈骗时,首先核实对方和供应商身份,看是否正规,对于要求先预付定金或者“付款才发货”等要求,要仔细甄别,若发现异常,请立即终止交易。
3.请广大群众切勿贪图小便宜,切勿汇款转账至陌生账户,遇到这种“大订单”请先打电话给公安局确认!一旦发现被骗,请立刻报警,及时止付。
来源:义乌公安